<案例> 


    從事直銷業務的郭小姐某日中午騎機車至喜洋洋社區拜訪客戶,

當她騎到社區地下室的停車場時,因為光線昏暗,加上自己又沒開大

燈,因此不小心撞到地下室堆置的雜物,導致機車損壞,自己的門牙

也斷裂。郭小姐因此向喜洋洋社區管委會請求賠償,但管委會說,依

法律管委會並不具有民法上的權利能力,郭小姐不能向管委會求償;

況且是郭小姐自己沒開燈,不小心才撞到地上的雜物,社區住戶從來

沒有一個人被地上雜物絆倒過,管委會不需為郭小姐的損害負責。請

問郭小姐該怎麼辦?

 

<建議> 


    首先,郭小姐可不可以告喜洋洋社區管委會?根據最高法院98

度台上字第790號民事判決的見解,雖然管委會屬於民法上的「非法

人團體」,無民法上的權利能力,不得為權利義務的主體,但是公寓

大廈管理條例有諸多條文規定,管委會於實體法上具有享受特定權利

、負擔特定義務之資格;而且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更於第38條第1項明

文規:「管理委員會有當事人能力」,承認管委會具有成為訴訟上

當事人的資格,就與其執行職務相關之民事紛爭享有實施訴訟的權利

,得以「管委會」之名義起訴或被訴。

 

    所以,管委會本身縱然不是侵權行為責任歸屬的實體法上權利義

務主體,郭小姐仍然可以管委會為被告(而不是以喜洋洋社區全體住

戶為被告)起訴請求。這時,管委會就有義務將該訴訟事件告知全體

社區住戶,使各住戶具有參與該訴訟事件的機會,如此以後法院判決

的效力就會依民事訴訟法第401條第2項規定及於所有的住戶(而不會

僅限於管委會)。

 

    其次,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條第9款規定,管委會係執行「區

分所有權人(住戶)會議決議事項」及「公寓大廈管理維護事務」,

所以管委會倘若基於區分所有權人(住戶)會議所為職務之執行致他

人受到損害,或是疏於管理、維護社區事務致他人受到損害(例如,

未妥善安置地下室堆放的雜物致郭小姐受傷),全體區分所有權人

(住戶)就應該負起損害賠償責任。

 

    本件郭小姐可以管委會為被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向

其請求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請求的範圍包括修車費、醫藥費、無法

工作期間之金錢損失等財產上的損害賠償(民法第193條)以及精神

遭受苦之非財產上的損害賠償(民法第195條),而這些賠償金額

應該洋洋社區的全體住戶負擔。但是,因為郭小姐對於事件的發

生也有要責的地方(於地下室未開大燈),所以法院會依據民法第

217條的規定以郭小姐「與有過失」為理由,酌減喜洋洋社區管委

會對郭小姐的賠金額。


 

arrow
arrow

    Vincent 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